本報訊 (通訊員 劉小芳)今年以來,商南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圍繞穩糧保供、壯大產業、改革驅動、農民增收等重點任務,精準施策、扎實工作,推動農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上半年,商南縣多項農業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夏糧生產形勢較好,面積實現穩步增加。商南縣圍繞糧食生產,積極落實糧油蔬菜擴產保供獎補項目、綠色高產高效促大面積單產提升等惠農政策,加強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推廣優良品種、克服旱情影響,實現了面積穩中有增,保障了產量相對穩定。全縣夏糧種植面積6.59萬畝,同比增長1.4%;總產量13033噸,面積與產量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農業綜合產能增強,產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商南縣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建設,持續優化種植結構,加強農技推廣服務,積極落實防災減災措施,確保農業生產穩定增效。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12.16億元,同比增長3.1%,增速排名全市第1位;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84億元,增長2.9%,增速位列全市第2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6.12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多元渠道拓寬致富路徑。商南縣圍繞“茶菌果藥畜漁菜”農業特色產業,推動主導產業擴規模、提效益,加快十里坪鎮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清油河鎮省級農業產業強鎮、“秦嶺茶鄉”、“秦嶺鮭谷”等重大項目建設,促進農民以工代賑就地就近就業。圍繞“穩崗就業”核心,開發村級保潔、護林護路等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無穩定收入的群體。做大“商南技工”省級勞務品牌,打造“商南茶農”“商南農機手”等特色品牌,讓農民增收有路。強化社會保障兜底,實施雨露計劃、交通補貼、小額信貸補助等項目。多渠道促進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持續增長。上半年,商南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26元,同比增長6.7%,增速位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