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辦。目前,服貿會已發展成為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綜合性展會。作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服貿會“搭臺”,為國內外企業提供了對接全球資源、共享市場機遇的高端平臺,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目前,我國服務貿易規模穩居世界前列,結構持續優化,新興領域占比逐步提升。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培育經營主體,服務貿易發展的針對性、監管的有效性和考核評價的科學性明顯提升,發展方向更加聚焦。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9萬億元,同比增長8%,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服務出口額1.7萬億元,同比增長15%,占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1.5%,較上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去年國務院出臺《關于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部署了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為建設貿易強國和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政策支撐。
我國服務貿易正處于創新提升發展的重要機遇期。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還需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依據不同區域特點,加快形成差異化發展路徑,用好服貿會等展會平臺,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
筑牢服務貿易安全發展基石。緊扣服務貿易“無形化、數字化、高附加值化”的特征,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和數據跨境流動機制,加快數據安全立法與實踐,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支持領軍企業在海外合規布局,通過國家層面立法與協議互認提供保障。在數字身份認證、電子合同、消費者權益保護、數字貨幣等關鍵議題上提出“中國方案”,增強我國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
加快數字貿易創新發展。緊抓數字機遇,培育世界一流數字服務企業。推進數字領域對外開放,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完善人才培養引進機制,健全數據跨境流動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鼓勵平臺企業憑借技術優勢開拓國際市場,支持云計算、大模型等龍頭企業加強海外基礎設施布局。
提升知識密集型服務競爭力。對金融、法律、會計、設計等重點領域,實施分類指導和精準支持。引入競爭機制,完善與國際接軌的監管體系。支持專業服務機構通過并購和設立海外分支機構“走出去”,形成集群效應。簡化審批流程,破除隱性壁壘,在全球范圍內引進頂尖領軍人才,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完善執業標準體系,推進與主要經貿伙伴在專業服務資質方面的互認。
推動社會屬性服務領域開放發展。對文化、旅游、教育、醫療等領域,采取靈活開放政策,推行多元化發展模式。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對外文化傳播、合作辦學和醫療機構引進。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集團“組團出海”,在重要經貿伙伴國打造“中國服務”旗艦項目和示范中心。(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智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