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喬雪峰)8月26日下午,2025人民數據大會“數據要素╳數智養老”平行論壇在深圳舉行。在“產業洞察:養老數字化的技術賦能與生態構建”主題圓桌對話環節,多位企業代表圍繞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推動養老產業轉型升級展開深入探討,并從自身領域出發,分享了各自企業在智慧養老產業中的實踐經驗和創新思路。華南理工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長聘教授靳戰鵬主持圓桌。
“產業洞察:養老數字化的技術賦能與生態構建”圓桌對話環節。主辦方供圖
在“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穩步推進、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速的時代浪潮下,養老產業如何借助創新驅動、科技賦能與政策協同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廣州河東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正林發言。主辦方供圖
廣州河東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正林表示,在面向老年群體的各類產品和服務供給方面,如何更好地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尤為重要。以智能家居細分場景為例,兩個關鍵要素就是空間感知和人本理解。通過智能感知技術,將人的步伐、步頻等行為數據提供給醫療機構,結合醫療數據再進行對比,就可以更好地分析老年人的健康情況,為他們提供更加及時高效的健康服務。此外,還應更加關注老年人的疲勞感、心情、情緒等情感要素,讓科技更有溫度,這就是人本理解。在此方面,河東科技也在積極探索和嘗試,聯合北京高校共同打造空間感知、人本理解新一代智能家居核心引擎。
東軟集團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姚勇發言。主辦方供圖
東軟集團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姚勇從產業生態視角提出,養老賽道最大的確定性就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技術普及、數據整合與生態協同三大挑戰。東軟依托科技基因,通過構建城市康養可信數據空間,用 AI與大數據深度賦能養老服務,實現供需兩側的精準對接和供應鏈的高效協同。姚勇還指出,技術需與政府監管協同,通過機構認證與過程監管,實現醫療康養強監管領域的智能化服務升級,真正以數據精準識別挖掘未被發現的養老需求。
深圳市潘道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鞏贊華發言。主辦方供圖
深圳市潘道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鞏贊華表示,潘道生物集團專注于基因檢測領域,其中可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提前10到15年的早篩,疾病防治意義重大。他介紹稱,目前企業通過唾液采集進行基因檢測初篩,若檢測結果為高風險,則進一步抽血開展蛋白檢測,無需取腦脊液,準確率達95%以上。檢測完成后,可依據數值變化準確判斷患者所處階段,對于早期患者,可使用藥物或干細胞加外泌體等新技術開展早期干預治療。未來,希望借助大數據與AI技術推動阿爾茨海默病早篩普及,讓更多患者從中受益,為民眾健康保駕護航。
廣東永愛醫養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晶雪發言。主辦方供圖
廣東永愛醫養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晶雪表示,近年來廣東永愛聚焦養老機構數智化,核心聚焦四個場景:一是針對養老機構入住率低、同質化競爭問題,打造完整認知癥專業系統;二是研發居家和社區評估系統,利用AI識別技術高效完成老人能力評估;三是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四是助力養老行業人才培養,提供數智化的智慧康養教室。他同時提到,當前在養老護理領域,機器人取代人工護理尚具挑戰,當下更需解決現實問題,即給護理人員賦能,提升其工作效率、減輕勞動壓力,讓他們更體面從業。
菲鵬集團高級副總裁、抗衰板塊執行董事曹菲發言。主辦方供圖
菲鵬集團高級副總裁、抗衰板塊執行董事曹菲表示,未來養老數字化的發展需要聚焦構建更加開放的數據生態,打破行業壁壘,促進數據要素流通與價值釋放;推動適老化產品創新,通過降低技術應用門檻提升老年人數字體驗;以及加強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的多方協同,共同構建“預防、醫療、康復、護理、安寧”全周期的一體化數字化養老服務體系。她介紹,菲鵬抗衰通過自主研發的AI多模態復合衰老時鐘精準量化衰老程度,并結合個性化干預策略和實時監測,構建了基于人工智能和多組學技術的抗衰全流程管理系統,實現健康管理閉環,延長健康預期壽命,顯著提升生活質量并降低醫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