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冬訓,最舒服的日子永遠在昨天。 ——“集團軍優秀士兵標兵”“集團軍特戰精兵”、二等功榮立者陳 松
在冰天雪地里摔打成長,先把自己“摔”疼,而后才能把敵人“打”痛
1月15日,三九第八天。早上推開房門,大風刮得雪花四處亂竄,遠處傳來風刮過樹木山谷的呼嘯聲。
“至少5級大風,這是絕佳的練兵機會!”早飯后,隊長崔迎彬決定:臨時調整訓練計劃,今天組織雪野射擊訓練!
趴在地表溫度為-31℃的雪地上,白毛風“嗖嗖”刮來,身穿厚棉衣的記者很快被凍得瑟瑟發抖。身邊的中士鄒德邦眉毛上已掛了一片霜花,但他還是一動不動瞄向遠方。小鄒小聲告訴記者:寒風中的體感溫度比實際溫度還要低得多!
果然,記者發現:戴手套時手指感知力度不好,索性全都摘掉。剛剛打完5發子彈,手指就已凍得沒了知覺。
隊長崔迎彬介紹,前幾天,駐南方某部一位副參謀長帶隊到旅里集訓,大家告誡他手在雪野不能接觸金屬表面,他沒當回事,結果等到他裸手打完幾輪射擊后,食指粘在槍托上,硬是被撕掉一層皮!
伴隨著1個多小時的“砰砰”槍響,射擊訓練結束。緊接著,又是一次5公里越野。等到官兵滿身是汗、滿臉冰霜停在一座樓房前時,高空索降訓練開始。
看著官兵僅憑一根繩子,在5樓頂上用倒立、站立等姿勢“嗖嗖”往下滑,記者羨慕極了。可登上19米高的樓頂往下一看,一陣涼意直刺心頭,記者不禁打了個寒顫。出于安全考慮,隊長崔迎彬不讓記者練這個課目。
一次滑降訓練中,由于鎖緊裝置意外松動,旅政治部副主任郭繼龍身體瞬間失去控制。關鍵一瞬,他用右臂死死夾住繩子,才減慢了速度。等到官兵沖過去時,郭繼龍右側迷彩服被摩擦的熱量燒糊,繩子磨進了肉里……
林海雪原同樣能夠綻放出鏗鏘玫瑰。 ——俄羅斯“國際軍事比賽-2016”女子組手槍射擊冠軍、一等功榮立者郭秀娟
特殊的戰場,需要特殊的技能。記者發現:只要一加上“特種”兩個字,所有冬訓課目的難度和強度一下都會提高等級,就連冬日里最喜聞樂見的滑雪也是如此。
看著全副武裝的特戰隊員腳踏雪板、手持步槍,從雪坡上一沖而下,半路一個漂亮的轉彎急停,在運動中據槍、瞄準、射擊,動作一氣呵成,個個槍響靶落,記者禁不住躍躍欲試。
索降不讓練,滑雪總可以吧。可當真正踏上雪板才發現,滑雪并沒那么簡單。記者手持滑雪杖,剛彎腰滑行,就一個踉蹌,一頭扎到雪堆里,重重地摔了個跟頭。
“不摔幾十、上百個跟頭,練不成‘雪上飛’。只有先把自己‘摔’疼,而后才能把敵人‘打’痛。”聽著崔隊長將“摔打”二字拆開這樣加以闡釋,記者不禁感慨:我們軍隊的戰斗力,不正是在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摔打中成長起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