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
金融服務專題以“數智驅動 開放共贏”為主題,人工智能(AI)走向了核心金融場景,通過前沿技術交互與場景化展示,體現了服務貿易里的金融“活水”。
2025年服貿會期間,銀行工作人員為觀眾介紹千億級金融大模型。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攝
工商銀行帶來千億級金融大模型,突出展示以大模型基礎支撐及應用范式為核心的技術體系;農業銀行推出掌銀特色服務——民宿專區,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使客戶身臨其境線上看房;北京銀行攜智能交互數字機器人“京小寶”亮相,通過多種數智交互形式展現綠色、普惠等金融服務;浦發銀行集中展示新型交互機器人等產品,詮釋“投行+商行+生態”服務體系支撐科技創新全生命周期……
多家銀行展臺工作人員說,希望借助這些科技創新,探索AI在金融領域更多地落地,給客戶帶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讓金融服務從“被動等待”變為“主動觸達”。
與此同時,多家科技企業攜金融大模型、跨境支付方案亮相,展示出科技對金融惠民價值的放大。
“金融是AI技術最具價值的試驗田。”奇富科技CEO吳海生表示,“金融智能體正在經歷從輔助到決策、從外圍到核心、從局部到全局的進化。我們以國家戰略為指引,力求將AI從工具升級為生產力要素,通過智能體應用重構金融服務范式。當AI技術與金融場景深度融合,一個更高效、更安全、更普惠的智能金融時代正加速到來。”
騰訊展區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帶來的金融大模型,能夠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精準度,幫助用戶更好地進行財富管理等操作。通過技術創新,能讓更多人享受到便捷、智能的金融服務。”
記者注意到,當前AI已在金融風控、財富管理、智能交易、數字員工等更多核心業務場景發揮著作用。
“隨著算力、算法、數據等關鍵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為銀行業開辟了全新技術賦能路徑,顯著提升了資產組織效率,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增強了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煒在2025年服貿會期間舉行的第七屆中國金融科技論壇上表示,大模型是AI應用的核心技術,其應用覆蓋銀行全業務鏈條、驅動全場景創新。
服貿會集展、洽、會于一體,是跨界合作的平臺。在2025年服貿會期間,北京農商銀行與北京數據集團“牽手”,共同探索應用場景、激活數據要素需求,推動數據產品和服務創新,探索數據要素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的新實踐。雙方通過金融數字化與產業數字化的協同發展,以數字化提升金融服務質效。